在线配资官网
字节跳动视觉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冯佳时经多家媒体交叉验证后确认离职。这位主导过开源项目MagicAnimate的行业精英离职,引发业界感慨,毕竟他刚入选TopSeed人才计划导师团,还有着400多篇论文、69万次学术引用的光环,此前公司曾亲自出面辟谣离职传闻,如今却已成事实,这更引人深思。
更让人担忧的是,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字节的AI人才流失速度加快,剪映负责人张逍然已离职,TikTok算法专家陈志杰也准备离职去做AI编程创业,就连AILab负责人李航都退居顾问岗位,这些人不是随便换地方混,而是直接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任要职,或者干脆自己创业
面对这种情况,字节也不是坐以待毙。今年2月,公司直接祭出大招,挖来了在谷歌干了17年的GoogleFellow吴永辉,让他直接向CEO梁汝波汇报,负责Seed基础研究。要知道,"GoogleFellow"这个头衔在谷歌可是顶级技术专家才能拿到的,全公司也没几个。
这种“用这边的钱补那边的漏洞”的做法表面上看似很豪爽,但也暴露出一个严峻问题:在大模型领域,顶尖人才的储备量直接决定你能发展多快,要是没有这些技术专家支撑,就算投入再多资金,也像没有源头的水,难以持续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薪酬博弈的游戏,可深层次其实是三重困境在起作用,其一为科研自由度与商业KPI的矛盾,研究员期望安心做学问,而公司却着眼于短期业绩,其二是学术理想和企业效益的天然冲突,一方追求技术突破,另一方要快速变现。
最要命的是工作强度问题。就拿冯佳时参与的VideoWorld项目来说,从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到真正能商业化的产品,中间要跨越巨大的技术鸿沟,这种压力测试足以让任何人崩溃。
真正的解决办法并非是花费多少钱去挖人,而是重新对三个关键方面进行平衡,其一为给予科研人员更长的成果孕育时间,莫总是逼着要短期业绩,其二是构建学术成果转化为产业价值的畅通渠道,让研究员能够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其三是营造松紧适宜的工作环境,人不是机器,一直高压肯定是不行的。
看看冯佳时主导的开源项目MagicAnimate就知道了,当技术创新摆脱了短期绩效的枷锁,才能真正释放出持久的生命力。这个项目在学术界影响很大,正是因为有足够的研究空间和时间。
这场人才流动的浪潮实则是整个AI行业的一次成人礼,它撕开了光鲜的表面,使我们得见技术革命背后真实的人性竞争,对每个从业者而言,抉择坚守还是改变,从本质来讲都是在为未来孤注一掷,不过有一点可确定:那些能让研究人员安心搞研究、给予足够发展空间的企业,最终会在这场长跑里胜出。
说到底技术革新不光需要钱,还得花时间、有耐心并且要坚持长期价值.
本文结合以下权威信息参考:
科创板日报:字节跳动、阿里AI"大将"出走 大模型厂商中高层流动持续
https://m.cls.cn/detail/2125290
新浪 :字节TikTok算法负责人陈志杰或于近期离职,已开启AI Coding方向创业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2-24/doc-ineaqhum1560604.shtml
36氪 :Google Fellow吴永辉博士加盟字节跳动负责AI基础研究探索工作
https://36kr.com/newsflashes/3170757045529349
腾讯新闻 :字节AI基础研究持续加码:Google Fellow吴永辉加入
新浪财经:字节大模型关键人物被曝离职!在线配资官网
启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