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在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上,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正式面向阿拉伯国家推出500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标志着中阿峰会“绿色创新共同行动”系统性解决方案再次落地。
此次发布的500项成果,历经三轮专家遴选、多轮需求对接,从国内60余家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报送的1300项技术中精选而出,全部为“系统解决方案级”成果,具有可快速落地、可规模转化、可跨区域推广的鲜明特征。项目覆盖绿色农业、生态环保、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与现代化工、人工智能与数字信息、清洁能源六大领域,对应阿拉伯国家在粮食安全、荒漠化防治、工业升级、建筑节能、数字经济及能源转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其中,绿色农业领域的AI智控新能源多功能温室集光伏发电、降温防暑、防御风沙等功能于一体,可在室外-25℃至43℃环境中实现恒温种植,年发电量达195千瓦时/平方米,较传统温室节水15%以上;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无人机清洗装置载重≥60kg,单次飞行可覆盖200㎡作业面,一键操作即可完成大型玻璃天幕与高楼立面的智能清洗,大幅降低高空作业成本并提升安全性;人工智能及数字信息领域的“量超”融合技术通过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超算云端协同,可实现复杂工业优化场景的秒级求解。
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明确本次发布的500项成果将纳入“中阿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数据库精准匹配、线下示范园区集中孵化、第三方评估机构全程跟踪的方式,确保每一项技术“带着需求走、循着市场落”,争取在阿拉伯国家落地转化。
据介绍,2013年以来,宁夏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阿科技伙伴计划框架下,积极推动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广泛和深入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与科技部、阿盟秘书处共建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成8个双边技术转移中心、2个海外合作基地和一个联合工作组,成功举办5届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累计发布800项技术成果、签署96项合作协议,与阿拉伯国家在现代农业、生态环保、防沙治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重要合作成果,共建了一批合作平台,构建了链接数千家中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科技合作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合法的配资平台有哪些,让科技进步的福祉惠及中阿人民,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学礼 李静楠 姜雨晴)
启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